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已經成為企業重要的資本。伴隨著知識產權制度的發展,知識產權成為企業獲得市場競爭優勢的重要保障。在我國,當前經濟建設面臨著轉型升級、穩健發展的重要任務。上述形勢都對我國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以及政府、企業等各類主體的知識產權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濟社會形勢的發展,特別是通過近年來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實踐,越來越多的管理部門和創新主體都認識到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提升知識產權管理能力的目標和任務就是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提升科學管理效能,提高政府、行業、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和服務機構等各類主體的知識產權管理水平。
出臺政策 重點落實
2011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有關部委導向明確、突出重點、兼顧全面、務求實效,出臺政策舉措,積極組織落實,為提升各類主體的知識產權管理能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國家知識產權局進一步規范了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增加了鄭州創意產業試點園區和重慶云計算試驗區兩個特色產業知識產權試點園區。據統計,目前我國共有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城市104個,其中工作示范城市45個,示范創建市28個,試點城市31個;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市)126個,傳統知識知識產權試點縣(市)15個;試點示范園區41個,其中示范園區1個,示范創建園區12個、試點園區28個;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單位1065家、示范創建單位216家、示范單位57家。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還編制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研究形成《關于開展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制定和推廣的方案》,編制《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標準建議稿,并研究開發面向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和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信息平臺、理順出臺國家標準的程序及要求、起草貫標工作相關配套文件。
在加強專利信息服務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推進重點產業專利信息應用與服務,組織專家編寫完成《重點產業專利信息應用指南》(試用版),與有關部門聯合印發《專利信息應用優勢行業協會培育工程方案》,確定首批培育對象,成立知識產權或專利工作委員會,引導組織產業聯盟,開展重點領域專利態勢分析。同時,繼續開展了專利分析和預警工作,印發了《關于加強專利分析工作的指導意見》。組織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專利分析和預警研究。
在規范代理行業發展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修訂《專利代理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行政監管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的管理體系;印發《專利代理人業務技能培訓工作實施方案(2011-2015年)》,計劃用5年時間,對全行業專利代理人進行輪訓;開展專利代理機構業務能力促進試點和專利代理援助試點,搭建企業與專利代理機構合作平臺,提升專利代理服務能力;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國共批準成立867家專利代理機構。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到,去年,國家工商總局加強了與司法部的溝通合作,穩步開展律師事務所從事商標代理工作,聯合制定的《律師事務所從事商標代理業務管理辦法》已多次征求意見,基本達成共識,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同時,繼續深化和推廣商業秘密保護行政執法戰略的試點工作。還積極開展商標權質權登記,支持和鼓勵企業利用商標出質、出資,充分發掘商標權的市場價值,發揮無形資產的融資功能,共辦理商標權質權登記申請439件,融資金額110.2億元。
國家版權局則組織了“全國核心版權經理人、代理人宣教研修活動”,以進一步規范我國版權經理人、代理人的經營活動,提升廣大版權經理人、代理人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為版權經紀人、代理人正式列入國家職業分類并建立相應管理機制準備必要的基礎性數據。同時,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國版權示范城市、示范單位、示范園區(基地)管理辦法》,批準一批版權示范主體,大力推動版權示范城市、示范單位和示范園區(基地)建設。還大力推進政府部門和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
工業和信息化部通過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提升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和水平;開展首批32個試點城市的實施情況評價;探索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服務模式,會同知識產權局印發《中小企業集聚區知識產權托管工作指南》,對推進工程實施城市推薦的為中小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托管服務的1個至2個機構,經核定,國家知識產權局擬給予一定的服務補助;開展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存在問題及應對措施研究;2011年中央財政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繼續對中小企業開展專利開發、申請的項目予以支持,安排項目169個,補助資金1.2億元。推進工程實施以來,專項資金兩年已累計安排專利補助項目284個,補助資金2.65億元。
2011年,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工作的意見》。在《意見》的“總體目標”中要求企業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知名品牌。累計擁有有效專利數量明顯增加,專利質量顯著提高,2015年發明專利授權量較2010年翻一番”;印發了《中央企業“十二五”科技創新戰略實施綱要》,要求企業在準備實施的重大技術攻關工程中努力掌握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在主導產業和關鍵技術領域形成和掌握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推動創新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明確任務 繼續推進
2012年,有關部門將根據分工,加大知識產權戰略突進計劃的實施力度。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出臺加強知識產權管理的相關政策,以促進提高我國知識產權整體管理水平;深入開展重大經濟科技活動知識產權評議地方試點,形成適合當地的知識產權評議指南;選取有典型意義的重點產業集群,探索開展知識產權集群管理試點工作;組織開展2012年推進計劃戰略重點工作專題調研和督導檢查,確保全年計劃措施的落實;探索建立聯席會議重點聯系單位制度,完善地方聯席會議與國家聯席會議銜接機制;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領計劃”、“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等人才工程和培養計劃,選擇4家至5家高校建立國家知識產權培訓基地;研究制定《全國知識產權教育培訓指導綱要》;開展專利試點示范驗收和評選,形成考核標準;研究制定示范企業支持政策;推廣知識產權托管工作,出臺《知識產權托管考核標準》,推選50家優秀服務機構為2000家中小企業提供專利服務。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將全面深入推進商標戰略實施,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一是加強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工作,切實落實好各項扶持措施。建立完善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城市(區)、示范企業評估考核體系,開展首次示范城市(區)考核和評估工作,組織進行第二次示范城市(區)和示范企業確定工作。完善示范城市(區)、示范企業聯絡員制度,加強對示范城市(區)、示范企業的服務、指導力度。二是以商標法頒布30周年為契機,組織開展系列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商標戰略意識。三是加強商標戰略理論研究和培訓工作,籌備組織第三期商標戰略實施培訓班,組織召開示范企業案例分析會和商標戰略實施研討會,推動建立商標戰略專家庫和商標戰略研究基地,探索開展部校合作,努力搭建商標戰略學術平臺。
“國家版權局將繼續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提高政府、行業、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服務機構等各類管理主體的知識產權管理水平。”據國家版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國將加強對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和在華權利認證機構的監督指導和與其的溝通,充分發揮集體管理組織、行業協會和版權中介機構的作用,進一步規范其市場行為,支持其依法開展業務活動,為其發展創造條件,使其在版權市場化中的作用得到提升。
201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實施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能力培育工程,提出工業企業知識產權規范化管理要求,開展工業企業知識產權試點示范。據了解,工信部將實施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風險評估與預警工程,開展重點產業和關鍵技術領域專利分析,定期發布預警信息。繼續做好科技重大專項中的知識產權工作。支持企業將創新成果形成知識產權,并將關鍵專利技術納入標準,開展標準中知識產權處置政策制定、專利評估與實施。開展行業知識產權共性、熱點問題研究。推進服裝家紡、家用電器等行業自主品牌建設。(本報記者張海志對本文亦有貢獻)(記者 趙建國)